作为今年全国两会提及的“新三样”之一、绿色新能源重要代表的锂电池,从材料层面来讲其实并不绿色。
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就因为生产过程的高能耗、高污染,而被饱受诟病。如何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,寻找可替代的环保型解决方案,成为众多电池科研工作者夙兴夜寐努力的方向。
近日,韩国电池三巨头之一的SK On与美国电池负极材料商Westwater Resources公司达成了一项天然石墨的供应协议,计划在2027至2031年向后者采购总计34000吨的天然石墨负极产品,以开发适合SK On电池的环保高性能负极材料。
海外市场对绿色的天然石墨负极趋之若鹜,国内对环保的追求同样迫切。除了既定贯彻的双碳国策,今年两会再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,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,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,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。悬于头顶的“紧箍咒”越缩越紧,锂电池脱胎换骨势在必行。
和人造石墨不同,天然石墨本质上已经是石墨,无需经过石墨化工序。但天然石墨直接用于负极性能太差,必须经过改性处理,弥补比容量之外的其他短板。所以决定其性能和环保水平的高低,最终取决于改性工艺的优劣。
传统的天然石墨制备工艺,仍未摒弃热处理工序,且天然石墨性能的释放并不理想。相比之下,华明胜先进的天然石墨改性工艺采用全物理工序,低耗能、无排放,具备高比容量、高首效、长循环、高倍率等优势,还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,备受产业链各界瞩目。在上游,项目获得各地政府和投资者的青睐,落地产能如雨后春笋;在下游,产品通过了众多电芯厂商的验证并采用,整个产品链路已形成良性闭环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峰在行业峰会中表示,天然石墨作为低成本锂电池负极材料将迎来快速发展期。无需合成工序、低耗能、污染少,种种因素叠加形成了天然石墨负极在成本方面的优势,加之华明胜改性工艺投产周期短(3-6个月)、占地面积小、全自动化生产的特点,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的性价比更为凸显,在全球的市占比必将快步提升。